(资料图)
江苏省宜兴市司法局紧扣法治护航安全生产总目标,压实执法监督、法律服务、普法教育三方责任,为“厂中厂”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提供法治保障。
一是压实普法教育责任强意识。严格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责任制,与应急管理条线共建普法队伍,贯彻安全生产法宣传工作,按照“先普法,再执法”高效推动“厂中厂”安全整治。一方面,组织“厂中厂”出租方和承租方主要负责人开展安全生产普法讲座,结合《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》,介绍租赁双方各自检查义务,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提高“厂中厂”主要负责人安全意识。另一方面,针对“厂中厂”企业安全责任不明、安全管理不严和设备隐患突出等主要问题,编排情景短剧《拧紧“安全阀”》、法治快板《安全记心间》等节目,寓法于乐,提高经营者、生产者忧患意识。今年以来,累计开展集中普法宣传53次,开展法治文艺汇演30余次。
二是压实法律服务责任助发展。聚焦法律服务供给,司法所工作人员联合法律顾问进企开展“厂中厂”法治体检,降低房屋租赁、劳工安全等方面潜在法律风险。同时,与应急管理局联合开展巡查排查,共建纠纷调解机制,将“厂中厂”安全检查与纠纷排查结合,实现线索共通、信息共享,做到隐患早发现,纠纷早处理。进一步整合行政调解、行业调解、人民调解多方力量,通过联席调处、专家参与等形式提升涉企矛盾纠纷调处质效。近期利用该机制成功化解“厂中厂”企业常见合伙经营、工伤事故和合同履行等矛盾纠纷17起,为维护企业安全生产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驾护航。截至目前,累计开展“厂中厂”法治体检40余场,解答安全生产相关咨询200余人次。
三是压实执法监督责任促规范。切实履行执法监督职能,强化与市监、应急等部门联动,对存在涉爆粉尘、金属熔融、有限空间等风险的多家“厂中厂”重点企业开展全面排查整治。全程伴随式监督“厂中厂”整治行动中的行政执法行为,重点关注“三项制度”落实情况、执法人员持证亮证情况、处罚文书合法合规等方面,并针对发现的风险行为发表执法监督意见,提升执法说服力、公信力。“厂中厂”安全联合整治行动以来,累计出具执法监督意见书23份。同时,开展“厂中厂”专项整治执法案卷评查活动,共抽取30份卷宗进行评查,通过一卷一查、集体讨论,从调查取证、处罚决定、送达执行等方面逐项评查,切实规范“厂中厂”专项整治中的行政执法行为,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。宜诗轩